梅毒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代天理教乱戒备森严的紫禁城竟被两百 [复制链接]

1#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前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农民起义总是此起彼伏。他们的规模,组织,信条都各不相同。有的是不得志的士绅组织而起,意图为自己正名,有的是饥民走投无路,为了生存揭竿而起……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对王朝造成威胁,甚至兵抵国都。这些起义军往往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但是在清朝中后期,有这么一场起义,它的组织者出身低微,它的人数不过数千,参加的人员也都是一些贫民。但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竟然一度打进了紫禁城。这场荒唐的起义就是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天理教起义。

“圣人“——林清发家史

1、“圣人”早年,失败连连

这场令清王朝举国震惊的起义之祸首林清,于乾隆三十五年()生于北京近郊,父亲是一名衙门里的书吏。他的前半生几乎完全是由大大小小的失败串联起来的,这些失败之间甚至没有什么缓冲地带。因为不是读书的材料,在十七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一家药铺里当学徒。三年学习期满,他学了点中药知识,于是走上了社会。

林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三里河一个药店里当伙计,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可惜他作为小吏的子嗣,没有学到父亲的精明,却耳濡目染的沾上了不少市侩之气。在成年脱离家长的掌控后更是变本加厉,嫖赌两开花。很快就染上了梅毒,浑身长满疖子。对于一家药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丑事,直接让林清卷铺盖滚蛋了。身患梅毒的他无处可去,最后还是沾父亲的光,谋得了一份打更的工作。这种工作收入微薄也不怎么受人尊重,一般都是无业老头在做,唯一的好处都是工作在深夜,没什么人在意他遍布全身的疖子。不久之后,林清的父亲去世,林清的病也终于得到了好转,于是马上回乡顶替父亲的职位,在县衙担任黄村巡检司书吏。书吏的身份并不高,薪资也十分微薄。但是一官二吏,毕竟比平民百姓多了层身份,只要手里有了权,捞钱还不是轻轻松松。可惜林清及不熟悉官场潜规则,也没有充足的耐心。刚当上书吏没几天,他就因为克扣民夫工资而被革退。

清代小吏

这是他第三次失业。失去在官府的公职后,他不承认自己人生的失败,决定自己创业。官员们全部被挪用的资金,被林清用这些黑钱与姐夫合伙在黄村开了一家茶馆。起初,他工作努力,茶馆运转良好。然而,他工作只有三分热情,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赌博。不久,他失去了所有的本钱,被他的姐夫赶了出去。这是他第四次失业。

在人生连续遭遇三次重挫之后,他对人生依然没有失去信心,他的长处就是从不服输。为了谋取一个翻身的机会,他决定偷越边墙,潜入被帝国皇帝视为禁地的热河。按理来说,接下来林清的结局就是被正黄镶黄两旗的皇家禁卫们逮捕,然后被处决或者充军。然而也许上苍也觉得一个人人生连续大败三次非常可怜,于是在那里他竟然奇迹般地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曾经经管河务工程的工作资历,被一位皇室内务高官看上了,委任他参与到大型皇家园林“布达拉石作工程”的日常管理中来。工程项目自古至今都是贪污腐败的最佳渠道,这次工作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很快他就赚了一大笔钱,衣锦还乡,大摇大摆地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回到了黄村。

然而林清并不是一个有节制,会理财的人。吃喝嫖赌仍然是他的人生第一大事。坐吃山空,在热河积累的财富几下子就被他全部败光,连一点残渣都没留下。不过林清并不在乎,在他自己眼里,他搞钱的手段数不胜数,于是在听人说苏杭富庶且机会繁多,便拍拍屁股,南下苏杭。这一次的开篇依旧顺利,在苏州,他又一次获得了老爷的赏识,成为了粮道衙门的高级随员。然而黄村小吏的经历似乎没有给他足够的教训。他一赴任就又开始大贪特贪,最后东窗事发,被赶出了衙门。然而他在苏杭举目无亲,道上结交的又都是跟他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他一失势就作鸟兽散了。靠着一路乞讨当苦力林清才成功回到北方。

回到北方之后,他又卖过鹌鹑,当过鸟雀铺店员,也因为好吃懒做,都没干长久。还因为将鸟雀店本钱花光,险些被人送官,只好灰溜溜回到黄村,落脚在外甥董国太家。总结前半生,林清换了十来种工作,除了在热河的那次外,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大清盛世”中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并不如王朝自己宣传的那么安稳,另一方面也说明林清本人性格中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好逸恶劳,性情浮躁,做事没常性,大手大脚,花钱散漫。

林清画像

2、“圣人”中年,教众延绵:

然而这个“屡战屡败”“百无一能”的“废人”的命运似乎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在加入宗教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知全能“的”圣人“。嘉庆十二年(公元年),已经而立之末,一无所有的林清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驱使下加入了荣华会。

荣华会听起来像是黑社会帮派组织的名字,实际上却是一个流毒甚广的邪教“八卦教“的分坛,在八卦教内部又被称为坎卦教。这些邪教在清代活跃于大江南北,利用人们心中对于上苍和因果轮回的敬畏,大肆散播末日论,将普通教众作为炮灰,意图颠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借机大肆敛财。

历经世道磨砺,老成世故的林清当然不会是个虔诚的教徒,也更不会相信“末日天罚“”拯救“等一系列谎言,加入荣华会纯粹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靖逆记》也说“清之初入教也,意图敛钱,无大志”。然而林清在教内混了一阵子之后却惊喜的发现,这些邪教简直是为他飞黄腾达量身定制的,首先,林清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靖逆记》说“清有口给”,这种才能数次救他于危难之中,能黑白颠倒,死物说活。而邪教发展下线最重要的就是嘴上功夫。第二,他前半生历经大江南北,见多识广,又长于世故,这种经历对于当时一辈子在百里之内打转的中国百姓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第三,早年作为药铺伙计让他学会了一点点医术,而免费医疗往往是这些邪教出入村落,发展下线最好的手段。至于究竟能不能治好病人显然不是重点。

天理教教徽

在入教一段时间后,林清在教内的地位就开始青云直上,即使是原来的教首郭潮俊也不得不虚位让贤。作为一名赌徒,林清做事毫不在意成本,往往孤注一掷,丝毫不考虑后果。在他的领导下,荣华会大量吸纳新教众,同时活动范围也不仅仅限于乡村,而是向市镇,城市迅速发展。不仅仅是农民,一些手工业者乃至落魄士绅也都被吸纳了进来。林清领导的荣华会势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周围诸省的邪教组织纷纷依附,林清俨然成为了北方的宗教总领袖。

前半生一直不断失败的林清终于取得比热河之行更为巨大的成就。按照一般的规律,林清此时应该重操吃喝嫖赌的旧业,然后再次陷入失败——奋斗——成功——挥霍——失败的轮回。然而这次林清似乎吸取了教训,并不再向往烟花柳巷,举手投足间都充满贵族的高雅。一时间熟悉他的人纷纷啧啧称奇,他的信众们更坚信这是宗教的力量,于是更加虔诚。

起事!目标“金銮殿”

但只有林清自己知道,他并非戒赌戒嫖,而是因为他的心已经被更大的欲望牢牢抓住。仅仅统领几个省的教徒就已经让自己过上了如此优渥的生活,那么统御神州大地和万万百姓呢?一想到这里,赌桌上的输赢,青楼的炕头都显得索然无味起来。

天理教徒

1、基于迷信的准备:

南面坐天下,万人之上的感觉是如此的令人着迷,仅仅是想想就让林清不能自拔。以至于他早早就开始与人谋划。在嘉庆十六年他们就已经拟定了初步计划。不消说一次事关身家性命的起义,就算是一次日常活动,我们也都知道应当充分考量时间、人员、物资等一系列因素。但林清不仅是个邪教分子,还是个赌徒。他和他的“幕僚“们分析问题显然不会从这些角度入手。嘉庆十六年八月,“彗星出西北方”,教首们认为“星射紫微垣,主兵象”,从而推算出起义日期“应在酉之年,戌之月,寅之日,午之时,故以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时起事”。(《靖逆记》卷五,《李文成》)。因此他们一致认为最好的起义时间就是在两年后的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时。

林清根据《三佛(教)应劫总观通书》中有关劫变的思想,声称嘉庆十八年九月以后为白阳劫,声称大劫降临时,“天地崩碎,日堕于地“,一时间百姓人心惶惶,接着,他又让教徒散布消息,说只有接受”圣人“林清的指引,加入天理教,才能避灾免祸。无知的百姓一听,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保全身家,纷纷向林清献上献金。一传十十传百,林清手下的势力开始成几何数增长。

同时在明清时期,不少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无法生存只能选择入宫当太监,而因为林清长期与直隶地区的贫苦百姓来往,这些人往往入宫后仍然与林清保持着联系。再加上入宫作为下层太监,地位低微,备受欺凌,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林清的决心。清皇室礼亲王在记录当时情况的《嘉庆癸酉之变》一文中说,太监刘金、刘得才等人,家中“素习邪教”,二人选入宫后,与茶房太监杨进忠等一通传教,“羽翼甚重”。在两年时间内做好了上述准备工作后,林清便志得意满,只等“旗号一出,南面天下”了。

然而滑稽的是,这种一旦被发现就要诛灭九族的大逆之举,天理教上至教首,下至普通信众几乎人人皆知,嘉庆十七年春,有台湾人高妈达因在传教过程中被乡人以“妖言惑众”扭送官府。负责审讯的淡水同知查廷华对其严加拷打,高妈达也并非什么无畏铁汉,很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林清之前公布于教内的计划全部和盘托出。查廷华大为惊骇,速报上级官员。然而当地知府作为帝国委任的官员居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既没有上报也没有进一步审讯,认为高妈达是被打傻了,胡编乱造的胡话,命令将其从速处决,“以免言惑众心。”——《嘉庆癸酉之变》

嘉庆皇帝

嘉庆十八年(公元年)夏季,在起义即将到来前,林清在战前准备会议上对起义工作做了如下分配)——各地,包括京畿和直隶、山东、河南于九月十五日一同起事。其中,林清作为总指挥,直冲紫禁城,斩杀嘉庆皇帝和皇室要员。李文成负责扫荡河南,之后支援林清占领京城。冯克善则攻取山东最后进京,三人同聚京城,共享荣华。

2、儿戏般的三省义军:

山东的起义开篇十分顺利,在准备过程中,当地官员对此毫无觉察。以至于起义军在九月十五日起事后,毫无阻碍的冲入官府,斩杀了县令。清廷毫无反应,当地官员也乱作一团,此时正是扩大战果的良机。然而首领冯克善庸碌无能,无法约束部下。于是这些居于郊野的贫民冲入城中后就开始大肆抢劫,以至于十室九空。之后又为了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不听号令,四散逃逸。清军尚未出击,这伙起义军就事实上被自己消灭了。

河南起义则更加艰难,首先是起事前两天,首领李文成组织教众在家中冶炼兵器时被官府发觉,被突袭逮捕入狱。李文成的部下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攻占县衙,救下了李文成。占领了滑县、道口。然而滑稽的事再一次出现,在占领道口,司寨,滑县三城后,清廷居然仍旧毫无反应,既不派兵镇压,也不派人谈判,不仅使得山东和直隶的天理教徒顺利起事,也使得河南的义军无所适从,干脆驻守原地。待到清廷回过神来后,被集结而来的上万八旗绿营轻松剿灭。

河南起义军攻城遗址

直隶起义军在林清的计划中就是个单纯的诱饵,为了分散近畿地区清军的注意,既没有周密的准备,也没有心腹的领导,因此几乎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当然这些前奏都是为了教首林清攻入紫禁城,取嘉庆首级,坐金銮殿做的铺垫。为了冲入紫禁城,坐了皇帝位,林清纠集了百人“大军”,打造“宝刀”几十口,可谓是“准备充足”。不过林清在这件事中还展现了极大的耐心,自愿在城外黄村等候勇士们的捷报,而放弃了亲自带领敢死队的荣誉。真乃是高风亮节!

3、直击紫禁城,取皇帝首级!

即使只有百名勇士,林清也还是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在他的计划中,东路军为佯攻之军,攻击东华门。西路军为主攻,攻击西华门,人数一路七十人。决定主攻佯攻的关键要素是西路有宫内太监策应,东路则没有。九月十五日早晨,百名勇士化妆成贩夫走卒,聚集于紫禁城下,在“四季平安”的暗号发出后一齐杀出。一百四十多人,兵分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围攻紫禁城”。然而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大打折扣:许多人一边杀向紫禁城,一边心里打鼓。结果一路弃刀逃跑者多达七十余人。但是他们的教友不以为意,捡起“宝刀”继续冲杀。百人“大军,到此时只剩七十多人。

攻击东华门的勇士因为一路上喊杀震天,守门侍卫听见后已经提前封锁了宫门,仅有七八人冲入门内,剩下的人被弓箭射退,转悠几圈后就作鸟兽散了。攻入门内的几人因为寡不敌众很快被门后待命的侍卫斩杀。

清朝带刀侍卫

虽然东路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因为有太监杨进忠打开宫门作为内应,西路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宫内,遇上的宫女,太监见到这几十名持刀暴徒纷纷吓得四散奔逃,一路上胡喊乱叫,加之内应捣乱,一时间竟传成几千名反贼攻入宫城。担任卫戍的将领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乎这几十名暴徒竟然如入无人之境,在宫里左冲右突。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是去坐“金銮殿“。杨进忠等人因为是下层太监,实际上并不知晓宫内所有道路,因此他们在路上绑架了翰林院编修陶梁,逼问他”金銮殿“在何处。在得知金銮殿在隆德门后,便一齐冲杀过去。但此时在宫内读书的阿哥绵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已经得到消息,开始整顿宫卫,着手驱逐乱党。一开始绵宁得知有几千名乱贼攻入时也不免慌张。但是沉心一想,若是几千名乱贼攻入,京中必定大乱,可是此时外界并无异动,连宫中也只是局部混乱。于是料定乱贼势力不大。但为了稳妥起见,他一面向九门提督等近卫将领发布命令,召集军队保卫皇室,一面组织宫内侍卫保护格格和娘娘们,他自己则披上铠甲,手执刀枪率领一部侍卫前去擒杀乱贼。

道光皇帝

且说西路军来到隆德门处,此时宫门已经完全封锁,林清并没有给他们准备任何攻城器具,于是这伙人就如同东路军一样被挡在了门前。但是东路军好歹还可以四散奔逃,但他们西路军已经冲入宫内,如今所有宫门已经被封闭,他们已经是瓮中之鳖。于是仓皇中选择向北逃窜。但此时绵宁也领兵从北而来,在皇子的带领下,侍卫们为了争功骁勇异常,绵宁也手持火枪亲自上阵射击乱贼。

人数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西路军根本无法抵挡,被赶上了城墙,在城墙上,走投无路的西路军升起白色大旗,意图呼喊京城和河南山东两地来支援的同教来救。但是此时,顺天府已经接到绵宁的消息,京中其他天理教徒已经悉数被镇压。山东的起义军已经灰飞烟灭,河南的起义军则在数百公里外观望。因此又有谁会来救他们呢?于是他们只能沿着城墙不断逃跑,然后四散躲入宫中各处。但随后,九门提督带兵进宫,开始清剿宫内,两日之中,天理教徒直接参与攻城的七十二人悉数伏诛。

清军持火枪

而在黄村“督战“的林清也被官兵捕获,几日后被判处凌迟极刑。自此,滑稽而又戏剧性的紫禁城之战落下了帷幕。但是很滑稽的是,林清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要被他夺了皇位的嘉庆皇帝根本不在紫禁城里,而远在木兰围场狩猎。这场在紫禁城里施行的“斩首”叛乱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

“圣人”的后续影响:

这场起义虽然规模很小,无论是从人数还是造成的损害都不能与几十年后的太平天国起义相比。但只凭攻入了紫禁城这一点,这场荒诞的天理教乱就足以青史留名。但是这一切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嘉庆十八年九月后,震怒的清廷调集北方精兵强将,开始围剿河南起义军,肃清北方天理教徒。基层官兵只要见到能被认为是天理教徒的百姓就一概当作起义军杀掉,在整个镇压的过程中,直隶,山东,河南竟有七八万“起义军”被杀。林清若是泉下有知,要是知道自己麾下竟有近十万大军,会不会觉得非常可笑。

嘉庆皇帝虽然轻轻松松的就镇压了这些异想天开的逆贼。但是仅仅两百贫民就杀入紫禁城这种匪夷所思,其秦代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事情让他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不仅觉得自己愧对爱新觉罗列祖列宗,更觉得这是一种不祥之兆,象征着大清王朝盛世不再的现实。《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为此特颁《遇变罪己诏》,称其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痛言“我大清以前何等强盛,今乃致有此事!”

结语:

这场起义的组织者林清不过是一介市井流民,既没有统帅经历也没有管理经验,除了一张嘴之外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什么优点。但就是这样一个流氓加无赖,竟然在清帝国的腹地产生出了如此之巨大的能量,不得不令人咋舌。倘若清朝的民间真的如统治者口中所宣扬的盛世一般海晏河清,歌舞升平,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宁可不要自己的性命也要听林清的一派胡言呢?而清朝官僚系统在这件事中所表现出的麻木与迟钝更是令人一阵恶寒——对于流毒甚广的邪教组织天理教没有加以预防与遏制,对于获得的情报也没有分析与辨别,各地的官员和将领只知自保而不知护国。竟使得河南方向的义军无所适从,攻入紫禁城的义军竟然一时间畅通无阻!这样的一个帝国,在三十年后与如日中天的不列颠发生碰撞的时候,又怎么会有胜算呢?

参考文献:

《清仁宗实录》

《靖逆记》

《嘉庆癸酉之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